首页 资讯 正文

合福高铁开通10周年!拉近的不只是距离

体育正文 184 0

合福高铁开通10周年!拉近的不只是距离

合福高铁开通10周年!拉近的不只是距离

东南网6月28日讯(通讯员 李翔 余建 本网记者 冯川叶)合福高铁(gāotiě)于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车,串联起皖赣闽三省,重构了(le)沿线产业版图(bǎntú)、加速了产业转型、更以“流动的风景”绘就了全域旅游画卷,在青山绿水间铺就了一条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。截至今年(jīnnián)6月底,合福高铁闽赣段已累计发送旅客(lǚkè)1.4亿人次。 山海同频 高铁激活全域旅游(lǚyóu)新格局 高铁的高效(gāoxiào)通达重塑(zhòngsù)了旅游格局。武夷山旅行社协会会长施红军说:“高铁改变了旅游格局,形成‘3小时黄金旅游带’,游客(yóukè)可以‘快旅慢游’,深入体验当地文化。”这种交通方式的革新与文旅(wénlǚ)需求的升级形成共振,推动沿线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。 合福铁路沿线茶叶地图(南铁供(nántiěgōng)图) 十年来,合福高铁带动沿线(yánxiàn)旅游经济爆发式增长。这条“最美(zuìměi)高铁”串起沿线景区,把客流变成富民收入,沿线百姓(bǎixìng)的生活轨迹也在悄然改变,古村落的烟火气与高铁时代的脉搏同频跳动。 福建古田翠屏湖,曾是“藏在深闺人未识”的秘境,如今却成了游客纷至沓来的“网红打卡地”。湖边码头天天排起长队,电动画舫(huàfǎng)满载游客穿梭湖面,欢声笑语(huānshēngxiàoyǔ)回荡在36座小岛间。自打合福高铁开通后(hòu),“八闽第一(dìyī)湖”“福建千岛湖”的名号随着高铁传遍四方(sìfāng),越来越响,暑期单日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,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。 高铁一通,翠屏湖畔村民的日子也红火起来。极乐(jílè)村的陈先生就是典型例子。过去靠种水稻收入微薄,如今他把(bǎ)自家房子改造成特色民宿。“以前从福州来古田要坐(zuò)两小时大巴,现在高铁半小时就到了。”他笑着说(shuō),“靠着高铁带来的游客,收入比十年前翻了好几倍。” 古田(gǔtián)县文旅局局长余兰说:“合福高铁就像一把金钥匙,打开了古田这颗‘八闽明珠’。”翠屏湖有37.1平方公里(píngfānggōnglǐ)水域面积、36座(zuò)岛屿,入选福建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,可过去交通不便,只能默默无闻。高铁一来(yīlái),翠屏湖瞬间融入福州等大城市的“1-3小时旅游圈”,“绿水青山”真正(zhēnzhèng)变成了“金山银山”。数据显示,合福高铁开通十年来,古田年接待游客量(yóukèliàng)逐年增长,其中高铁贡献超四成流量。翠屏湖,正是这波(zhèbō)“高铁红利”的直接受益者。 茶道新韵 钢铁(gāngtiě)动脉续写千年茶章 下梅村茶商林茗源的茶室里,飘散着武夷岩茶的醇香。这位传承祖辈茶业的年轻人,如今通过高铁快运(kuàiyùn)将茶叶送往全国,“以前物流慢,茶叶香气会散,现在客户次日(cìrì)就能尝到(chángdào)鲜茶。”随着高铁快运网络的完善,他的老宅翻新成茶文化空间,吸引游客前来品茗(pǐnmíng)观景,茶香(cháxiāng)与商机在铁轨延伸中交织。 合福高铁正重塑着“万里茶道”的现代形态。武夷山市文旅局负责人介绍:“高铁不仅带来速度,更(gèng)推动(tuīdòng)茶产业的流通革命”昔日从下梅古码头启程的茶叶,如今通过高铁物流网络实现国内重点城市“次日达”,“大红袍号”中欧班列更是延续万里茶道驶向欧亚大陆(ōuyàdàlù),延续着驼铃古道的文明记忆,又(yòu)以数字时代的效率重构了(le)商贸通道。 十年间,这条“钢铁茶道(chádào)”让(ràng)武夷山茶产业焕发新生机。下梅村从茶商聚集地升级为文旅热点(rèdiǎn),日均(rìjūn)接待游客量较高铁开通前增长数倍。林茗源的茶室墙上,挂着一张泛黄的老地图——当年商队沿着茶道北上,如今高铁正让这条千年商路在新时代延伸出更广阔的天地。 “高铁(gāotiě)(gāotiě)一通,人才(réncái)、技术、资本都进来了。”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一心说,“以前因交通不便难以引进的高端茶科技专家,如今通过合福高铁实现高频次往返。”公司联合浙江大学、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在武夷山设立(shèlì)“科技小院”,专家们乘高铁数小时内即可抵达(dǐdá)茶园,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、工艺改良等关键技术攻关,彻底改变了传统茶产业“单打独斗”的模式(móshì)。 高铁构建的“3小时经济圈”,正在重塑茶产业(chǎnyè)的创新生态。武夷山市科技局负责人(fùzérén)指出:“高铁不仅缩短了物理距离,更打破了产学研之间的壁垒(bìlěi)。”借助高铁网络(wǎngluò),武夷星建立的“科技小院”与全国顶尖科研机构形成联动,从茶叶种植到精深加工,从病虫害预警到智能(zhìnéng)监测系统,200余项科研成果在这里落地转化,推动(tuīdòng)武夷岩茶从“经验制茶”向“科学种茶”转型。 科技赋能的成效在数据中清晰可见。武夷星参与制定29项国际、国家标准(guójiābiāozhǔn),大红袍销量连续24年领先,品牌价值突破45亿元。年收购毛茶20万吨的背后,是高铁带来(dàilái)的技术革新,让智能发酵设备(shèbèi)、精准分级系统等现代科技(xiàndàikējì)贯穿全产业链。企业门店从个位数扩展(kuòzhǎn)至全国数百家,带动2万多户茶农增收3.6亿元。这条由高铁铺就的科技兴茶之路,让武夷山的茶香(cháxiāng)飘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 波兰籍武夷星国际茶(chá)志愿者 安念诗(南铁供图) 合福高铁激活了武夷山“茶旅融合”新业态。茶研习社负责人介绍,高铁缩短了时空距离,让游客停留时间从“过路游”延长至“沉浸式体验”。五大展区串联起采茶、制茶、品茶(pǐnchá)的完整(wánzhěng)链条。据统计,高铁开通后(hòu),茶旅融合收入(shōurù)占比超40%,二次消费项目贡献突出,游客从“看茶”转向“做(zuò)茶”“买茶”的消费模式逐渐形成。 为承接高铁(gāotiě)带来的客流红利,武夷山市(wǔyíshānshì)推出“无缝接驳”服务。武夷山北站客运值班员傅群介绍,公交(gōngjiāo)末班运营时间延长至最后一趟高铁到达,游客出站(chūzhàn)可免费乘公交直达市区(shìqū)和景区,实现“零距离”接驳。便捷高铁网络将武夷山茶文化资源转化为吸引力,使其成为流动的茶文化博物馆,吸引八方来客感受茶文化。 乡村蝶变 幸福快车加速振兴征程(zhēngchéng) 在(zài)“中国食用菌之(zhī)都”古田(gǔtián)县,90后青年陈明(míng)骑着电动车穿过(chuānguò)县城,10分钟就抵达晟农农业公司的恒温(héngwēn)(héngwēn)厂房。他熟练地将冻干银耳羹贴上快递单:“这批订单明早就能摆上上海超市货架。”曾经在电子厂日夜倒班的他,如今守着家门月增收2000元,还多了陪伴父母的时间。恒温车间里机器轰鸣,古田北站外物流车川流不息,这条钢铁动脉不仅送来游客,更送来产业机遇,让3000多位村民实现了“家门口就业”。 古田食用菌(南铁供(nántiěgōng)图) 古田县人社局负责人指着产业园沙盘细数变化:“高铁开通后,古田北站周边20余家电商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长,电商物流、旅游服务等关联产业贡献了新增就业岗位的(de)半壁江山。际面村水蜜桃合作社(hézuòshè)带动200余农户年增收超5万元(wànyuán),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。”当朝阳为“世界菌菇(jūngū)中心”的巨型招牌镀上(dùshàng)金边,这条穿山越岭的钢铁动脉将列车破风前行(qiánxíng)的轰鸣声,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鼓点(gǔdiǎn),把“就业致富路”从远方的车间延伸进千家万户的庭院。陈明(chénmíng)打包快递的机械臂旁,“古田银耳(yíněr)”的电商数据不断跳动,每一箱银耳的流通轨迹都在诉说着乡村振兴的奋进故事,当县域经济(jīngjì)搭上高铁快车,致富的种子便在故乡的土壤里悄然生根。 合福高铁的(de)“公交化”运营正在重构城乡时空版图。数据显示,该(gāi)线路日均开行155列,高峰时段福州站至古田北站平均8分钟一班。这种高频次、短时距的交通网络,让3小时内(nèi)的“快旅慢游”覆盖(fùgài)人口激增2.4亿。古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郑通书指着(zhǐzhe)数据图表说:“福建农旅融合产值十年增长320%,‘高铁+农业(nóngyè)’‘高铁+文旅’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,从(cóng)采摘(cǎizhāi)园到民宿集群,从农产品直供到文创开发,这条钢铁动脉正以公交化的节奏,把乡村资源转化为都市人的休闲消费场景。” 武夷山国家(guójiā)旅游度假区的常住客流中,“银发候鸟”占比接近一半。当地依托高铁优势,打造全周期康养(kāngyǎng)生态。智能医疗站(yīliáozhàn)配备(pèibèi)远程问诊系统,适老化民宿装有跌倒感应地板,餐(cān)厅厨房按上海(shànghǎi)口味定制低糖餐。数据显示,2024年接待60岁以上游客超58万人次,是高铁开通前的3倍。高铁不仅运送旅客,更承载着健康需求与生活品质的升级。 “十年间银发游客占比从一成跃升至三成以上,疗养式旅居催生医疗(yīliáo)康养、文化体验、地产租赁的(de)‘银发经济金三角’。”武夷山市副市长邱敏介绍,更深远的变化在于银发群体的跨城(kuàchéng)流动,许多(xǔduō)北上广退休医生、教师(jiàoshī)在此长期旅居,义务开展义诊支教。当上海阿姨与本地茶农共跳广场舞时,高铁带来的不仅是客流,更是跨代际的文化交融。这条贯通南北的线路(xiànlù),正在(zhèngzài)用300公里时速(shísù)的节奏,编织着“跨城养老”的幸福图景,银发族的欢声笑语,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。 合福高铁的发展,是(shì)新时代中国高铁发展的一个缩影。站(zhàn)在“十四五(wǔ)”规划收官与“十五(shíwǔ)五”规划谋篇(móupiān)的关键节点,这条纵贯三省的“黄金纽带”,以每日超70对列车的运行密度,承载着人才、资本、技术的奔涌洪流(hóngliú),构建起“高铁+产业”“高铁+文旅”“高铁+乡村振兴”融合发展示范带,持续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,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共同富裕的幸福篇章。
合福高铁开通10周年!拉近的不只是距离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